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Culture
返回栏目

煜涌井回望

作者:黄千红 时间:2020/07/14 浏览次数:

而今的煜涌井,已完成了它作为生产作坊的历史使命,成为自贡文物保护单位。它呈现给我们的不再是劳碌和繁忙景象,而是以它特有的静穆和厚重,吸引着当代人景仰和致敬的视觉,去追寻它的过去。

俗话说,自贡盐井多,贡井是个窝。仅贡井长土镇姚家山就有不少盐井,以提卤来说,有率先采用蒸汽提卤的恒通井,有凿成并运用人力汲卤的利源井,有最早使用电力机车汲卤的神农井,有机推黄卤的德龙井,有机推黑卤的大盈井、海流井、龙潭井、夔龙井、维新井、江源井、大流井、金叶井、龙涌井、燊源井、临海井、元丰井,有牛推黄卤的裕源井、龙旺井、金龙井、汇川井、春生井、宝海井,有牛推黑卤的蓬任井、龙旺井、天海井、昌元井、仲海井、海潮井、元昌井、美龙井、赢龙井、怡生井、德成井,等等。可以想象,当年姚家山天车林立的景象,是何等壮观啊!而煜涌井地处长土镇长土街光明巷社区1组,位于黄石坎半坡上,北距贡井至长土镇公路约20米,它和长土镇的所有盐井和天车,共同构成长土镇的神奇画卷。

贡井从北周时期大公井的横空出世,至宋代,其井盐生产和整个四川的井盐生产一道,进入了四川井盐发展史上一个繁荣时期,超过了汉唐以来的发展水平,改变了蜀麻吴盐自古通的局面,做到蜀食井盐的自给自足。

煜涌井是黑卤井,开钻的确切时间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抗日战争后期的经营者是刘瀛洲等盐商,另据启蒙书网所刊载江天雪意反映民国初期(小说显示的具体时间是民国十六年)的小说《盐店街》,作者借小说人物七七说的一段话提及煜涌井、怡生井和与之相关的黄老板。而贡井旭水河鹅儿沟长征大桥护栏所列怡生井的经营者为黄树培,由此推断,煜涌井民国初年时期的经营者估计就应该是黄树培,这个时期也是距煜涌井有资料显示开凿和锉办见功最近的时间。

清朝是继宋代贡井盐业发展高潮之后的又一次高潮,特别是清朝太平天国时期淮盐阻断的第一次川盐济楚,兴办和复淘废旧盐井风起云涌,清光绪年间仍然是凿井兴业的高峰期,贡井的许多盐井都是在这段时间开始竖立天车锉办,譬如虎头桥附近一李姓盐商和一王姓盐商同时在一片萝卜地里锉办的双海井和龙元井,就是在光绪年间。又有一盐民,一不熟悉地质,二不通晓钻井技术,三无经济实力,他受了周围开土钻井风气的熏染,而焕发起来的热情,用仅有的一贯钱打底买来钻头、钻杆、篾绳等钻井工具,没有天车,就以板叉代替天车,请不起匠人,就自己动手,找井地,开井口,下石圈,凿大口,下木柱,做碓井架子,一家三代人,硬是用了730个日日夜夜,锉办成功了一口五六百米深的卓筒井,叫一贯井。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恰恰就是在光绪年间,地点就在贡井寨子岭的坎下,你想想,贡井连这样完全不具备凿井条件的人都在萌动凿井冲动,都在渴求用凿井改变自己的生活,唯一能够说明的是,光绪年间的贡井,凿井已成为一种风尚和潮流。然而,长土镇黄石坎的这口煜涌井,其锉办就没有一贯井那么容易,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大功告成了,应该说,一贯井的地质条件要优越得多,两年左右就可以凿下去五六百米深并见功,而煜涌井竟耗去了十四年时间,在千米左右的深度终于见到了卤水,十四年,从1888年到1902年,如果这群凿井人还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等到他们把这口井锉办见功的时候,应该已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中年人了,他们凭借意志和经验以及恒久的坚持,破解了地层中给他们提出的每一道难题。

伫立天车下,我们仿佛看到当年的凿井人,他们在井口的碓架上站成两排,两手污泥,汗流满面,中间横着一根活动木条,前端系着坠下井里的铁锉,两排人同时向横木后端一站,叫它的前端翘起,井下的铁锉便随之上提,两排人分头跨下去,前端落下去,井中的铁锉也跟着落下,落下去砸刺井下的泥土或石头,他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像蚂蚁啃骨头往井中下凿,他们的脚下每一天都在——”“——的铁锉和泥石的撞击敲响中度过,伴随他们度过了十四年的宝贵时间。

煜者,照耀也;涌者,自下而上冒出。由此可见,当煜涌井终于见功的时刻,那兴奋、欣喜、幸福完全写在他们的脸上,喷涌在煜涌井这个井名上。

 

来源:自贡网

 


Powered by junjie俊捷网络